2013年7月11日关爱空巢老人活动总结
第一组:王艳华(领队)、曾和蔺;见证人:玉龙村支书 张福桂
我们第一组到达小枧后,便乘坐从小枧到玉龙村的专用公交,约20分钟后我们到达玉龙村委会。由于提前联系了该村支书张福桂,我们刚到了村委会,他就来给我们指路到了老人家里。我们第一位走访的老人是陈桂珍奶奶,她住在离村委会步行约需15分钟的一个水塘边上。很遗憾的是,老人不在家里,我们只好留下了她家邻居窦才兵的电话以便以后的拜访。
接下来,我们去看望的是窦梓才爷爷。从村委会后面右侧公路步行20分钟后,下坡,然后左转再走10分钟便来到了窦梓才爷爷家里。那是一间砖瓦木结构,而又老旧的小房子。这间小房子被四周的竹木包围着,只在正面留下一条布满青草的土路,一直延伸到水泥公路上。我们走到屋前,可能是因为听见狗吠的缘故,窦梓才爷爷已经向我们走来作迎接状。我们有一些被震撼了,一身老旧的粗布蓝色衣裤包着留着平头的瘦小身体,光着脚沾着的泥土显示了所有的一切。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勤劳的农民爷爷。进屋我们见到的是他的老伴,很健朗也很热情。两位老人给我们来哦了很久,讲述了他们的家庭还有邻里关系。听奶奶说,他们家的牲畜丢了几次,庄稼也被破坏过几次,讲着讲着就掉下了眼泪。奶奶还向我们透露了一下邻里关系。结合我们在路上说了解到的,他们的邻里关系不是很好。王艳华老师一直在安慰两位老人,告诉他们政策好了,要他们两位乐观一些,并且要注意身体。我们打算让村支书协调一下,让两位老人能够和亲邻和睦相处,感受到更多的爱与幸福。
考虑行程安排,在了解了相关情况后,我们动身离开了两位老人家。窦梓才爷爷一直把我们送到余秋林老人家外,然后才离开。目送他离开的背影,我们看到是老人的淳朴和善良。余秋林老人家的房屋更孤单,三面被土和森林包围,第四面是沿着河塘的小路。老人对我们的到来表热情欢迎,爷爷奶奶俩闹着要给我们做饭,我们坚决拒绝才作罢。余秋林奶奶的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近来腿活动也不方便了。但两位老人都很乐观,他们说政策好了,享受了低保还有医疗保险,邻居也经常过来看看开开玩笑。爷爷还为我们能讲述了毛主席打土匪和胡主席免掉农业税,满是欢喜和感激。听说爷爷头不舒服,王艳华老师还现场给爷爷按摩,让爷爷新感受到来自子女一样的关怀。从爷爷奶奶的乐观和高兴,我们感受到了党的政策在农村产生的巨大成效和创造的巨大幸福,感恩党,感恩国家。最后,我们带着两位老人的乐观和热情,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春风回到了来时的路。我和王老师在路上一致认为,以后要多来看看老人们,就像走亲戚一样的来。
第二小组:王彩萍(领队)、张玲;见证人:河沟村队长 刘达洪
我们前往河沟村6组看望应桂芳、吴玉珍两位老人。和其他志愿者一道乘坐32路公交车用时30分钟左右到达小枧镇。因为不熟悉路线只能我又打车到6组,用时15分钟左右。
我们首先见到的是村队长刘达洪,他很热情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并亲自带我们前往老人家里,本来打算先去应桂芳老人家里,但是,刘队长告诉我们,老人搬去和女儿一同住了。所以现在不在这边了,我们询问了老人现在的住处,村主任告诉我们老人女儿张琼华,住在建华乡六大队4组,并且给她女儿打电话问详细的情况,可是几次都没人接。我们决定下次直接去建华乡看望老人。
之后,我们在刘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吴玉珍老人家里,步行6分钟就到了。我们看到老人坐在门前,显得那么孤单,经过一番聊天和询问才得知,现在只有小儿子跟他一起生活,但是小儿子有间歇性精神病,偶尔会发作,发作起来挺害怕的。我们觉得老人家的房子真的需要重新修一下,住的地方本来就很简陋,加上这些天的大雨,真的是又阴暗,又潮湿,希望政府能帮忙给修一下。
最后要特别感谢河沟村队长刘达洪,活动结束用自家的三轮车送我们去赶公交车。虽然乘车从32路公交终点站到服务的老人家只要15分钟左右,但是,没有直通的车,去的时候找不着路打车要20元钱。谢谢他帮我们使我们节约了很多。我们决定,下次去的时候早一点出发,步行着去,把节约下来的钱给老人买点礼物。
第三组:李杲阳(领队)、王彬、潘峰;见证人:村支书 董冰
本次志愿活动有我带队前往小枧利民村四组服务缪志永和王玉华两位空巢老人,老人情况总结如下。
王玉华与缪志永两位老人为夫妻关系。我们前往时王玉华老人因近期感冒问题已经住进医院。听老人子女介绍,王玉华老人近期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已经接连几天输液。听老人儿女讲述,平时在家家务一般由王玉华操持。
缪志永老人为共产党员,谈话中得知该老人近期腿脚不是很方便,眼睛接近失明,耳朵有点背,但意识很清楚。因为近期雨水多,担心发生地质灾害因此两位老人已经搬下山住在大儿子家。居住环境良好。子女很孝顺。村干部 队长 片区民警……经常前来走访。老人近期胃口不是很好,所以最近都吃玉米面面和牛奶。建议下次慰问时可以带些牛奶软食前去慰问。
第四组:黄思琪(领队)周芮名,寇永鑫,罗远智
从建国门出发,我们首先坐32路到小枧场镇上,然后步行十分钟左右到达小枧医院看望谢桂芳老人,但医院方称该老人已回家。于是我们又坐小枧专线约三十分钟左右到达登仙村大队,然后步行二十分钟左右达到二组谢桂芳老人家中。老人正在与她妹妹闲聊睡午觉,我们与老人闲聊了一会,帮老人打扫了屋子,了解了老人家中情况,老人连连夸赞我们的活动组织得好。老人目前身体比较硬朗,但是有轻微的头昏症状、喉咙痛。儿女都在老人身边不远处居住,有事情能及时的呼唤到。虽然如此,但老人一人住在家,而且离最近的医院也有六公里之遥。了解了老人的情况后,我们便和谢桂芳老人告别,并且嘱托她注意身体。多多走动
别了谢桂芳,我们就踏上了往洪发村七社的旅程。走过一段泥泞山路,翻过两座山,由于路上全是泥泞路,穿着鞋子无法再前行,我们只得脱了鞋子赤脚步行了两个小时左右,约五公里,一路上我们可谓发展了团队精神至高之处,团结就是力量阿!很疲劳的到达了洪发村七社,村长很热情的和我们打了招呼并带我们到了陈清显家老人家中,老人家中女子正在陪老人看电视,我们到达后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我们与老人打了招呼后了解到老人患有气管炎,神智不清,轻微耳鸣,基本在家不出门,常年吃药。我们与老人闲聊后天色已经很晚了,于是叫老人注意身体常出门走走,这样有益健康然后就告别老人踏上了归途。从老人家中出来后步行约十分钟左右走到31路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后上车后到达三医院后转3路回到了出发地。虽然很累,但我们能很快乐,下次我们还会参加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