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为贯彻落实2023年四川民政工作要点,办好年度“十件民政大事”,扎实开展社会组织“赋能聚力”行动,四川省民政厅决定开展社会组织大讲堂系列活动。本次为第六期社会组织大讲堂,主题为“公益项目的开发与管理”,四川省完美春天公益慈善促进会党支部组织负责人及相关骨干人员参与。本次培训学习在四川省社会组织孵化园(成都市成华区建兴路121号6楼会议室),四川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明开班致词,由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缘梦寻人工作站负责人黄静茹老师主讲。
学习心得 唐怡婷;2023年7月20日,聆听了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的主题讲座,在培训过程中,我切实的感觉到自己还要学习很多,感谢讲座老师的精彩讲解,使我受益匪浅。参加此次讲座,我对公益项目如何做起做好有了初步认识。参加这次讲座本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1、要分清公益需求类型,分为:困境救助型,服务成长型,社会参与型,社会企业。以解决为出发点定制目标,时间预算,现实中实行要遇到的问题,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2、公益项目设计需要概念清楚,博人眼球,具有吸引力。站在受众群体的位置,提出他们的需求,项目能给他们带给的正向改变。其中的逻辑让大众认可动容并可以让大众有能力参与。项目背景直接面向群体的痛点以及大众关注的对象,就需要讲好一个故事,呼吁倡导群众帮助。
3、筹款文案包含:头图、标题、内容、预算、执行计划。头图的目的是让人点入我们的项目,接着引出我们的受众群体,品牌长久型,呼吁与号召。借助“希望工程”、“青蕾计划”等公众熟知的品牌增加我们计划的可信度,执行性,真实性。阐明受众群体,讲述他们的故事引发共鸣与同情,多角度抓社会痛点。
4、筹款平台可以是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社群,标注参与如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微公益、字节跳动公益等大型的平台,我们制作的图文、短视频、直播能依靠大数据准确并宽泛推送,增加项目的曝。
5、做好售后,是一个公益能否让大众愿意继续贡献力量的关键。在筹款之后,需要依据大众需求,具备能否开电子发票,能否收到爱心礼物,能否让人他们看到钱的流向,能否收到救助者的感谢信,无论金额大小,都要对捐赠人进行维护并建立长久关系,之后,推送是否还要筹款的项目,并发展捐赠人。
筹款方案心得 唐怡然
公益募捐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知识盲区,7.20日有幸参加了公益开发与管理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公益募捐项目以求助者需求为起点,社会公益机构为中介,产生实际功效,解决问题为终点,所以在策划公益募捐之初,应首先考虑求助者需求,不盲目帮扶。社会公益机构要结合本机构的优势,思考我们能提供什么服务,要做到项目策划切实可行,取得实际可观成效。
募捐策划案由头图、标题、内容、预算、实行计划五方面组成。老师细致讲解如何制作出打动人心的公益项目,一是头图的选择,要求既要符合项目内容又要独特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征求当事人的同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二是标题的攥写,可与品牌项目长期合作例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也可直接入题,开门见山。三是内容编排,团队公益成果博取信赖,动人的故事激发善心。募捐得以推广,为人熟知,必须借助各大公益平台如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微公益等等。选择上传平台要结合平台的要求与特点,例如支付宝公益要求项目资金金额较大,字节跳动公益适合短视频,直播宣传,与名人合作推广。
项目执行后,作为社会机构一方,要对公益每一笔资金用途及去向进行详细标注反馈给捐赠人一方,同时要及时给予捐赠人回馈,保持长期联络与合作。证书、感谢信、定制活动与项目是最常见的回馈方式。其次,在下一次活动前我们积极与捐赠人保持联络,准备下次筹款。
学习感悟 孙雨晴
在大讲堂中,我听到了平时不容易听到的内容,因此受益良多。我了解到公益事业的现状,它不再是完全以现场募捐的形式出现,而是充分使用了互联网这个资源,在互联网的加持下发起募捐。当然除了互联网,政府、线下企业及大额捐赠人、基金会也是公益捐款的重中之重,但本次讲座主要讲解了互联网这一资源,包括平台运营和筹款文案等方面,深究如何才能打动人心,促成捐款。
在开展公益活动之前,要做好项目规划,做好可以执行的合理的执行计划。需要说明清楚从选择的特定受益群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他们所关注的有关问题,告诉捐款人公益产品能为受益人带来哪些正向的改变,解释公益产品的哪些做法是怎样解决受益群体洞察中所提出的问题的,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参与其中的,能够见证到自己的参与能带来的实打实的益处,达到公众认可的“尺度”;诚然,互联网捐款是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一次性参与募捐人数最多的一种方式,但要在短时间内抓住网民的眼球,必然要了解网民对于公益捐款项目的偏好,不断实验哪一种文案的数据更好,不断收集数据,促成下一阶段更好的募捐,不惧怕尝试;也要做好重要的预算方面。
在于捐赠人的关系上面,要理清底层逻辑,理解机构与捐赠人并非交易关系,也不是为了公益而公益。与目前的我们还比较遥远的是做好捐赠人的信息管理数据库,除了要让捐赠人能对自己的捐款可以追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动带来的益处,维护捐赠人、发展捐赠人,影响捐赠人的决策,以求更长远也更稳定的关系。
听了此次的讲座,我多少理解了公益慈善在当代的运作机制,作为捐赠方,对慈善款项的去处有了一定认知;作为组织方,也对在公益捐赠的流程中要组织策划和兼顾的方面有了初步的理解。
学习心得体会 罗颜欣
社区见习第四天,我们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学习交流会议——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来自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的黄老师传授了我们如何更好的进行募捐、如何更合适的对待捐赠人的经验。我对以下几点深有感悟:
首先,选择图片一定要切题,具有感染力的“头图”具备自然流量,不需要多费心的运营就能够有不错的收获。穿着破旧的小孩抱着太阳花洗漱杯,她红扑扑的脸蛋,充斥着喜悦情绪的眼神轻易就让人心软。与此同时,捐赠人也能够清晰地知道这项社会公益的方向是卫生、日常生活用品的援助。除此以外,还有一类是品牌向的选图,例如:希望工程“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信服。
值得注意的是,亲切的故事也十分有必要。黄老师提到许多机构的介绍大部分是数据和荣誉的罗列,客观却缺乏温度。能够打动人的,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故事更加吸引人阅读。好的故事带给我们的益处是长久的。
如果什么都没有,真诚是打动人的第一步。社会慈善公益组织在进行线上募捐时,最好能够明确告诉捐赠人这笔钱的用途,我们需要它的原因。制定短期有效的计划,有让人能够看见的阶段性成效,每一笔钱的使用要有清晰路径。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面的回应。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公益慈善事业传递的是双向的温暖。公益慈善并非简单交易,我们要把捐赠人当作客户一样对待,每一笔捐赠都要贴心的售后服务。黄老师提到很多机构对大额捐款会表示感谢。小额捐款如1元、5元,则没有一句回应。她提到人们有时也会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善良行为,如果公众号这时能有一封电子版的感谢信让其发布在朋友圈,对募捐会有更好的效果。捐赠人给予我们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我们回馈他们善良的“证明”和后续资金使用的清晰方向。这是一个交互的、双向的行为。
2023,7,20今日我们去听了了公益讲座收获很多,老师不仅从平台出发,也从一些细节出发,如何吸引群体献爱心,如何做到周到的服务,如何选择平台快速运营转播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唐怡婷
7.20上午学习了如何撰写直播策划案,了解了直播涉及各个环节,直播幕后工作远比想象的复杂。下午参与了学习活动——公益开发与管理,学习了筹款的知识,从项目的涉及到项目推广,后期捐款人的回馈,老师都有详细见解,扩宽了我的知识面。——唐怡然
7.20;真诚的态度,亲切的故事,正面的回应,公益慈善事业传递的是双向的温暖。社会见习第四天,今天我们去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学习交流会议——公益项目开发与管理。来自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的王老师传授了我们如何更好的进行募捐,如何更合适的对待捐赠人的经验。今天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收获满满,只是天气炎热,路途遥远,实在是难熬啊!希望明天气温低一点点吧! ——罗颜欣
7.20;我们参加了由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为主讲的第六期社会组织大讲堂活动,了解了平日在页面上看到的募捐筹款活动内部运作的机制和难点,虽然现场的音响设备状况频出,但ppt上陌生而丰富的内容和听取到的现场观众老师的发言仍然引人深思。——孙雨晴